搜索
首 页
心理健康
热门推荐
心理知识
所有文章
联系方式:131-5411-4207
心理咨询范围
家庭心理咨询
团体心理咨询
企业心理培训
个体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学大师
权威老师文摘
每日一文
心理知识文章
留言反馈
人才招聘
心理知识文章
更多>>
精神分析与中国文化结合
2023-03-24
梅兰妮·克莱因成就
2023-02-16
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
2023-02-16
最近舒醒怎么样了
2022-08-10
做自己危险吗?我要做我自己吗?
2022-07-20
做你自己,有我爱你-大连婚姻咨询
2022-06-15
妈妈不是向日葵,一根杆子撑着养“籽”-大连婚姻咨询-大连心理咨询
2022-06-12
凡尔赛式烦恼:虚无感、匮乏感与孤独感
2022-06-10
疫情下的心理疾病需要被看见
2022-06-08
孩子出不出色与母亲的性格关系太大了
2022-06-08
品学兼优的女儿休学丨我从“灾难片女主角”到“和女儿一起成长”
2022-06-08
没有“过于敏感”或“作”的孩子,只有无法理解她的环境
2022-06-07
识别无意识的内疚感及临床处理
2022-06-06
咨询师小姐姐的碎碎念:心理成长是升级打怪?
2022-06-05
伤心了就哭,开心了就笑,谁还不是个宝宝呢?
2022-06-04
俯仰无愧的活下去
2022-06-04
成长与整合:从我很重要,到你很重要
2022-06-03
一沙一世界:健康的孩子为什么要做沙盘
2022-06-03
俯仰无愧的活下去
2022-06-02
自伤/自杀孩子 不想听 VS 想听 的话
2022-06-02
大连心理咨询-百度地图
家中无小事-小题可大作
二维码
45
发表时间:2022-10-07 14:25
“为什么我不去上学了?”
——拒学孩子告诉家庭治疗师的7句话
这一期“
家中无小事,小题可大作
”,来谈谈是什么样的
“小事”酝酿
成了不上学的大事的?
在家庭临床咨询中,有很大部分涉及孩子拒学、厌学、恐学问题。疫情发生的三年来,自己接触了大约30来个不上学的孩子与家庭。这些孩子或请假在家或休学在家,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年龄集中在12-16岁,女生比男生略多(这可能与女孩子的家长更愿意带孩子来咨询有关系,实际上可能并没有统计上的差异)。
孩子不上学,家长常常非常困惑:我家孩子好好的,怎么就突然不去上学呢?当发现孩子在家里昼夜颠倒、没完没了打电子游戏时,又会自然而然地把睡眠问题、沉湎游戏作为了孩子拒学、厌学的“罪魁祸首”。
青少年拒学、厌学不仅实实在在的是一个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精神卫生专家也做了许多研究性工作,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教育体制机制、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身心疾病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为系统流派的家庭治疗师,我会在恰当的时候,直接向孩子询问拒学、厌学的原因:
我有点好奇,对于不上学(或害怕、恐惧上学)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孩子们最常见的回答是下面的7句话。
第一句话:“老师训斥
了我”
(约占10-20%)。一位13岁的男生,从重庆某区县到重庆主城读初二,妈妈陪读,爸爸在外省市工作。孩子数学成绩好,是数学科代表,语文成绩不好,朗读“in”与“ing”区分不清。有一次,语文老师又因为他读音不准训斥了孩子,说“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父母”,之后这孩子就不愿意上学了,整天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打游戏。
第二句话:“同学要打我”
(约占20%)类似的还有“同学们嘲笑我是肥猪”等等。有一住校的14岁女生,特别喜欢某款游戏中的角色A,而同寝室的其他几位女生有意说角色A的外形怪异之类的话。这女生据理争辩,不许同学说A角色的不好,被寝室其他女生有意排挤,其中一女生还喜欢乘其不备,从背面抓扯她头发虐待她,并威胁说如果告诉老师就要找人打死她。女生说,“班上其他同学也不和我交往了,他们都不理我,说我坏话,某某人还要打我,之后我就不上学了。”
第三句话:“害怕考试成绩不好”
(约占20%—30%)。有一女生读初二下学期 ,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常常排名在班上第一二名。有一次物理月考,遇见一道比较难的题,就想无论如何都要解出来,几乎花去了半个小时仍然解不出来,心里特别恐慌,忽然感觉到大脑一片空白,手心出汗,紧张得喘不过气来。这个孩子说,“之后,我就十分害怕考试,害怕做卷子,做家庭作业时遇上难题就想拼命解出来,越想做出来越做不出来,完成作业时间越来越长,做到凌晨3-4点钟还在做。上课时人很困,没有办法听课,之后请假回家了。”
第四句话:“学习没有什么意义”
(约占10-20%)。一位初一男生被父母带来咨询,说这男生打电子游戏上瘾,不愿意去上学,强迫他去上学,他不愿意还跑了教学楼顶呆了一个小时,好不容易被拉了下来。第一次咨询快结束时,我单独与这男生谈,男生告诉我,“老师,我不是游戏上瘾,我只是觉得学习没有什么意义,有一句话,我不敢当着我爸妈说。”我说,那可不可以告诉李老师。这孩子说,“其实,我觉得不仅学习没有什么意义,人活着也是没有意义的。”
第五句话:“我担心妈妈”
(约占20%)。类似的还有“爸爸妈妈吵架了”“某某亲人去世了”。一男生12岁,小学6年级,主诉有好几个星期晚上都睡不着,主动要求妈妈带他到医院治疗,医院身心睡眠科转介到公益项目的青少年心理辅导站来,进行家庭心理咨询。由于疫情的发生,孩子的爸爸创业失败,损失了一大笔钱,然后又喜欢赌博,要求把家里唯一的房子卖掉,孩子妈妈不同意而被其家暴。孩子告诉咨询师,“我呆在家里,如果爸爸打妈妈,我就可以报警。”
第六句话:“弟弟/妹妹也没有上学”
(10-20%)。一位小女生在早上要出门上学前,常常说肚子痛,主诉症状十分明显,父母带她到医院检查,并没有发现有什么躯体疾病。有时,在学校也会说肚子痛,老师也第一时间通知家长来接孩子回家看病,以致经常请假在家打游戏,打游戏时肚子痛的症状就没有了,近两个月处于半休学状态。当咨询师问小女生不上学的原因时,这小女生说“妹妹也没有上学”,原来她13岁,还有一个妹妹2岁半。
第七句话:“我生病了”
(约占10%-20%)。类似的还有“我患有抑郁症”“我患有失眠症”“我肚子痛”等。有一初中男生不能上学,原因是他发现自己一进教室,同学们都会闻到他的脚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而且许多同学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如果不在教室里而在家里就没有那种脚臭味。经过几所大医院的皮肤科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生理上的病因。但是,这男生确切地告诉治疗师,他的脚出现了问题,他生病了,没有办法到学校去,只能在家里自学。
一个孩子回答有时不只一条,有时占了两条三条。这七句回答,是孩子对不上学的解释,也是孩子不上学最常见的直接原因与导火索。
了解直接原因与导火索非常重要。同时,家庭治疗师不止于此,需要进一步寻找不上学的背景信息,特别是家庭系统、家校系统的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不上学的孩子、这个家庭系统、学校系统,更好地帮助到这个家庭,促进这个孩子尽快返回学校。
不得不承认,家庭治疗师对不上学孩子与家庭的理解,更多的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是对问题原因的一个猜测。比如,孩子不上学,猜测可能是家庭系统内部发生了不平衡与动荡,孩子通过不上学的方式来维持家庭的内稳态;也可能是家庭的代际传递,将一些生存的焦虑传递给了孩子;也可能是孩子反抗学校、反抗家长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在这些假设的指引下,家庭治疗师去扰动家庭系统,去重构问题,去帮助他们发现和利用家庭内外资源,去实现家庭结构的调整、情感的流动以及对家庭目标的重塑。
从孩子口中了解到不上学的原因,是一个重要的开始,循此家庭治疗师可以曲径通幽,可以柳暗花明,可以豁然开朗,可以更多地看见这个家庭系统以及家校系统。
(注1:本文严格按照咨询保密要求,对案例涉及到的细节都做了保密措施,非特指某人某事。注2:统计数据来自个人临床案例,有一定主观性,仅供参考。)
声明:
言之合家庭治疗研学小组的原创文章,均由小组成员独立撰写,享有完全的著作权与版权,不存有与他人合作撰写的内容,如需转发需征得同意并注明此声明。
大连心理咨询
友情推荐
上一篇
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
下一篇
最近舒醒怎么样了
文章分类:
新动态
青少年心理
分享到: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