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 页
心理健康
热门推荐
心理知识
所有文章
联系方式:131-5411-4207
心理咨询范围
家庭心理咨询
团体心理咨询
企业心理培训
个体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学大师
权威老师文摘
每日一文
心理知识文章
留言反馈
人才招聘
心理知识文章
更多>>
梅兰妮·克莱因成就
2023-02-16
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
2023-02-16
最近舒醒怎么样了
2022-08-10
做自己危险吗?我要做我自己吗?
2022-07-20
做你自己,有我爱你-大连婚姻咨询
2022-06-15
妈妈不是向日葵,一根杆子撑着养“籽”-大连婚姻咨询-大连心理咨询
2022-06-12
凡尔赛式烦恼:虚无感、匮乏感与孤独感
2022-06-10
疫情下的心理疾病需要被看见
2022-06-08
孩子出不出色与母亲的性格关系太大了
2022-06-08
品学兼优的女儿休学丨我从“灾难片女主角”到“和女儿一起成长”
2022-06-08
没有“过于敏感”或“作”的孩子,只有无法理解她的环境
2022-06-07
识别无意识的内疚感及临床处理
2022-06-06
咨询师小姐姐的碎碎念:心理成长是升级打怪?
2022-06-05
伤心了就哭,开心了就笑,谁还不是个宝宝呢?
2022-06-04
俯仰无愧的活下去
2022-06-04
成长与整合:从我很重要,到你很重要
2022-06-03
一沙一世界:健康的孩子为什么要做沙盘
2022-06-03
俯仰无愧的活下去
2022-06-02
自伤/自杀孩子 不想听 VS 想听 的话
2022-06-02
看古代小孩儿爱玩什么游戏
2022-06-02
大连心理咨询-百度地图
在夫妻关系中的那些渴望与失望
二维码
35
发表时间:2022-06-28 23:16
作者:叶敏捷心理
第13期的客体关系学堂,我们打算围绕着亲密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层层递进的和大家进行讨论。
为什么会选择“夫妻关系
”
这个话题呢?
我认为无论是你满意的夫妻关系,还是让你失望透顶的夫妻关系,都隐藏着你内在深深的渴望。
在一段关系里表达自己的渴望
在夫妻关系中,我们会更呈现出我们内心的孩子。
有一些孩子是孤独的
——我上周和一对夫妻访谈,妻子很难进入到和丈夫的关系之中。我问她小时候的经历,女人说:“我都是靠自己,父母也都尊重我啊。
”
我问:
“
那你有想过在你困难的时候,他们来帮助你吗?
”
女人说:
“
他们的能力都不如我,我都是自己搞定的,我不觉得他们帮得上忙。
”
这个“夫妻关系
”
“中的孩子,不能依赖,活成了自己,也没法相信丈夫可以“托住”自己,她内心的渴望被压抑了,连出来都不行。
有一个女人则对我说:“他是我的丈夫,不就应该对我好吗?
”
我问他:“为什么他‘应该
’
对你好呢?
”
晚安兔在客体关系学堂第12期里说:“我们需要区分清楚‘
我需要
’还是‘
你应该
’。很多人会把‘
我需
要
’变成了‘
你应该
’,让对方感到很不舒服。
”
为什么会出现“你应该”呢?这个声音或许来自这个女人内心更小的小孩,甚至是小婴儿,她在期待本该拥有的妈妈的回应、看见、欣赏和无条件的爱,当小时候这些变成非常稀缺的体验时,长大后的她仍然会期待一个“理想的完美的拯救者”,很多时候丈夫/妻子就成了这个完美的拯救者,要成为“挽救你人生的责任人”,而这是另一个人所不能承受的重量。
在夫妻关系中,我们会看到一个人内心最深层的渴望,以及这些渴望出来之后的失望。
有你的陪伴,让我安心不勇敢
前年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去拔了两颗智齿,拔牙的时候我看到陪伴了我几十年的智齿,被硬撬了出来,虽然不是很疼,但是却有一种很深的丧失感。
医生交代我,还有两颗智齿也要去拔掉,否则可能会影响口腔的清洁和牙龈的健康。我答应下来,但是拖了快两年也没有去。我宁愿每天花更多时间清洁它们,也不愿意去把它们拔掉。
最近我发现最里面的智齿好像“蛀牙”了,而且还会影响到旁边的牙齿,于是我还是决定,去把他们拔掉。我预约了周五的时间。结果我老公看到发来说:“能换个时间吗?我陪你去。
”
我看到的第一反应是:拔个牙这种事情还需要有人陪吗?这不是太浪费他的时间了?但是内心还是非常高兴,有人陪我去拔牙。
对于我们这种独立到什么事情都习惯了自己去搞的人,难以想象拔牙还要人陪。但是陪着的感觉却那么好,似乎那样,我可以不用那么勇敢,可以安心的做一个孩子了。
这是内心蛮深层的渴望,是来自于不同的我的声音。功能性的我认为,只要不逃避勇敢面对,两颗牙齿就处理掉了。而“小孩子的我
”
,对于我老公的这个“我陪你去
”
却非常开心。
想在爱里做一个孩子
在夫妻关系中,我们会卸下平时的铠甲和功能,安心的做一个孩子。我们需要一个时间,去拥抱、去依赖,不用考虑太多的成人的负担,而是像一个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被宠爱和保护着。
但是在这个关系里,又有太多的内在信念。
比如,有一个女人,我看到她的丈夫还是很能理解她(虽然理性上理解更多一些),而且也很能包容她,但是她总觉得自己没有被回应,她一看到老公皱眉头或者没有表情就非常害怕。
我问她:“这种无回应的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她说:“我老公啊,是他。”我说:“肯定不是,你目前这个状态,肯定更早就这样了。是不是,你妈妈对你是这样的?”她说:“嗯。我妈妈是没有回应的。”我问:“是不是攻击老公比攻击妈妈容易一些,因为老公更有力量?”她说:“是,攻击老公更容易一些。”
自己一个人,在一个空荡荡的房子里,如何呼喊也没有人听见和回应的感觉,来自她的小时候,她带着这种感觉进入到婚姻中。
而老公的皱眉,会让她体验到小时候妈妈给她的感觉,没有回应的感觉会被她体验为“老公想和她保持距离
”
。
如
果这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许不会被体验为“孤独”,或者即使体验到了被推开的孤独,她会和老公沟通说:“你不理我的时候,我觉得好孤单啊。我想抱抱你。”
但是有了小时候的体验,再加上现在在夫妻关系中的体验,我们就分不清楚,哪一个是老公给现在的成人的你的,哪一个是无回应的妈妈给到小时候的那个婴儿的你的。
小时候未被满足的渴望,也许会使得我们无法真正看清楚眼前这个人。
对方也会觉得很委屈,你的眼里没有我,我的难过无法在你这里安放,在这段关系里我又如何去依赖呢?如果你只是希望我做你的“妈妈”,做你的爸爸,而我却没有地方依赖的时候,我又有多少“心力”可以投入进来去满足你的渴望呢?
丈夫在夫妻关系中也是一个需要依赖的孩子,他在“功能上”也许被期待撑起一个家,成为定海神针,并且“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在夫妻关系里,他也是一个渴望被看见、被依赖、被放在心上、被崇拜、被宠爱的孩子。
比较好的夫妻关系,我认为是“等腰三角形”,我依赖你,你依赖我。
还有一些夫妻关系是“直角三角形
”
,我依赖你,但是你没法儿依赖我,我也没法儿让你依赖。另一些夫妻关系,是平行线,我们各自活着,都不依赖。
我们都需要有时间当个孩子
每周四是我们俩的休息日,因为周六要门诊,周日要咨询,每周就只有周四休息。
昨天早上,他陪我去拔了牙,下午他去学校参加学生的毕业典礼。
回到家,他说还要准备今天下午继教班的课件,我说:“我们平时做管理,看门诊、做咨询,真的很忙了,每天都要很勇敢的应对很多的‘
需求
’。今天休息天,我只想做宝宝。
”他说:“好,那就不工作了,做宝宝吧。
”
所以昨天晚上,我们俩就抱抱,他给我做了牛排,煮了粥,他给蒲瓜搭了棚,我给花儿们浇了水,然后我就恢复了好多力气,又储备了不少的能量可以应对后续的工作。
我并不要求昨天他做个爸爸,我觉得两个人可以一起放松下来做个宝宝。
夫妻关系中的这些互相支持和依赖,可以让我们有力量在孩子们需要的时候做好爸爸妈妈,在单位需要的时候做好领导的担当,在门诊病人无助的时候做好医生,做好咨询师。
我们可以在家里,在夫妻关系里做一个被宠爱的宝宝。
大连心理咨询 大连心理咨询师 友情推荐!!!
上一篇
时不我待,孤独,焦虑,被放在神坛上的工具人
下一篇
做海外抖音,一年全款买房:未来五年的风口行业
文章分类:
新动态
叶敏捷心理
情感婚姻心理
分享到: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