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心理咨询-百度地图

没有“过于敏感”或“作”的孩子,只有无法理解她的环境

 二维码 18
发表时间:2022-06-07 19:28作者:孙平来源:孙平的Psychology

女儿有时容易不耐烦,但是她的不耐烦不是攻击别人,而是对于自己不完美的语言表达的高度不耐受;以及对于他人不能充分理解自己心思的挫败感。



傍晚我们走在海边,我问她对班上同学和老师的感觉,她反复告诉我她老师的名字,但我有两三次没念准,所以她不耐烦地问我,为什么我们要在这里谈她的学校?


大连心理咨询



如果只听她不耐烦的态度,我是不悦的;但如果只听其问话的内容,我就觉得她问的是一个中性的问题,于是我回答:因为爸爸小时候有时候不喜欢上学,尤其是在不喜欢那里老师和同学的时候。但如果老师同学我喜欢,那学校可真好玩啊,所以我想问问你…”



听完我的解释后,女儿的态度非常明显的缓和下来,她告诉我她们班上有一个男孩叫小R,以前经常吓唬她,但现在和她却做起了朋友,所以她觉得小R这个同学好,但又不好….



女儿开始用高度复杂,心智化程度很高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体验,她真的有非常细微的体验。但是这些体验很细,甚至冲突感有点强,所以4岁的她很难用语言来充分表达。



所以我发现,这才是导致她不耐烦的真正原因。她不耐烦于自己的语言跟不上自己超级敏感的体验;她也挫败于自己这一方,哪怕克服了层层阻滞,终于表达出来——而别人却也听不懂,或者不耐烦的回应她。



这个女孩真的非常非常敏感,感受超细微且复杂,除非有很强的感受力加上耐心,否则很难听懂她想表达什么。但如果听懂了,你就会发现一个感受力大大超过语言表达力的小小的,精美的心智。



但如果环境中有深刻复杂的理解力跟进,并把她试图表达的复杂感受复述出来,那么长此以往,这个女孩的敏锐感受,将来很可能就不会被她自己称为它很有可能会被整合为一种难以自弃的灵气


大连心理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