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餐桌影响着家人心理健康 二维码
17
发表时间:2022-05-31 21:17作者:高呢喃来源:大连中盈心理服务中心 在咨询工作中,常常会面对很多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来访。他们与别人沟通交流困难,非常孤僻,有的人因此产生了很严重的的强迫、焦虑、抑郁症状。这种情况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是什么让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变得越来越忧郁寡言,害怕社交生活,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如果我们很深入地了解一个人成长史,我们一定会找到他产生心理问题的许多蛛丝马迹。我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当与来访谈到他们在原生家庭的生活,在他成长过程中,家庭成员是不会在一起吃饭的。 最典型的一个案例是曾经有一个焦虑症的来访,家里有四口人,每个人都自己吃自己的。爸爸几乎不在家吃饭,妈妈早上做好晚饭,孩子放学回家热热吃。姥姥倒是在家,但是因为吃素,也是在自己房间吃自己的。至于妈妈,因为下班晚,回来时间不定,吃饭也不定时间。所以这个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到现在都工作了,和全家坐在一起吃饭的次数,寥寥可数。表面看起来大家关系也很正常,也会有聊天和沟通,但是其实每个人在心里,与对方都是很疏远的。还有一位来访,家里三口人,大家倒是会在同一时间吃饭,但是我的来访会把饭端到自己房间里吃,她爸爸在厨房吃,她妈妈一个人在桌上,常常边吃边各种骂家人,发泄各种不满。 小小饭桌,有大大的学问,说它蕴藏着一个家庭心理健康的密码,一点都不过分。餐桌是一个家庭心理健康的试金石。餐桌是分享爱和温暖的地方。想一想,家庭成员白天在外面奔波了一天,到了晚上,爸爸,妈妈,孩子,可能还有家里的老人,能够在晚餐时间一起坐下来,共享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同时聊聊白天各种经历,感受,平等地分享,无论是快乐还是吐槽,孩子也会说些学校发生的事情,家庭在这段时间也会有机会共同讨论一些重要的主题,无论是健康,时事,家庭计划等,都因为家人的彼此陪伴和参与而变得更加温暖。这样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一定是融洽的,彼此能够支持,尊重和理解,有了快乐和进步,大家一起祝贺,有了困难和委屈,家人给予安慰和关心。在这种餐桌文化氛围里长大的孩子,常常能够理解和体谅,善于沟通,性格平和开朗。 行为心理学有句名言,想人想不明白,想想动物。我喜欢看动物世界,一个族群里,领头的LEADER千辛万苦捕获了猎物,常常退让到一边,很自豪地看族群的成员们分享,同时也兼任警卫保护大家。吃,永远是动物第一生存本能。它意味着生,意味着死。它表达我们对同伴最本能,也是最伟大的爱。人是高级动物。人类的餐桌,也表达着家长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取食物,同时满怀欣喜地把食物与家人分享。虽然在一家人一起好好吃饭的家庭中的长大的孩子,成年后未必一定是心理健康的,但是反过来的情况,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极高。所以能好好地一起吃,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有益于健康的了。这也是良好关系的基础。 相反,在晚餐的时间,成员各自为政,分崩离析,往往意味着彼此关系冰冷疏远,起码对对方不感兴趣,不喜欢聚在一起。家庭也是一个团队,毫无疑问。这样的家庭没有凝聚力,没有温度和爱,很难培育出心身健康的孩子。 想要孩子快乐健康,先从好好地全家一起吃饭做起吧! 大连零点心理咨询 大连心理咨询 大连中盈心理 友情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