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心理咨询-百度地图

客体关系学派对于焦虑和防御的理解(下)

 二维码 20
发表时间:2022-05-29 22:37作者:Ju TomazMerrills来源:知爱心理 Know I

精神分析对于焦虑和防御的理解

克莱因的发展


心理防御机制的功能

01

       在《抑制、症状和焦虑》(1926)中,弗洛伊德确立了焦虑和冲突在心理病理学中的核心作用。他还扩大了 "防御 "的概念。在1926年之前,他把防御看作是压抑的同义词。即把令人不安的想法或感觉从意识中推开。在1926年,他开始理解压抑是许多防御机制中的一种。任何行为或感觉都可以被用于防御,也就是说:凡是能够减轻心理痛苦的行为都属于防御的范畴。


       Brenner (1982)认为,"防御的模式和心理生活本身一样,是多种多样的"。防御经常被用来管理人际关系的焦虑。例如:担心被对方控制,或担心变得过于亲密。与客体有关的防御措施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些人可能使用距离感来保护自己不受亲密关系的影响;其他人可能会变得固执己见,来作为控制他人的一种方式;还有人可能用被动的方式来发泄对他人的敌意。


     防御的核心功能是抵御威胁性的心理冲动或焦虑。自我可以利用任何感知或意识的改变进行防御,从而将痛苦降至最低。


     有些防御措施会破坏或攻击某个心理过程,使病人失去了信任自己心智的能力。例如:对思维的攻击是为了抵抗理解痛苦的东西。还有一些破坏心理表征的防御。例如:分裂重要他人的表征,将其视为部分客体(好客体或坏客体)。


     弗洛伊德向我们展示了为了不让自己(和别人)知道那些不断压迫我们的冲动、愿望和需要,我们是如何假装、欺骗和隐瞒的。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详细阐述了我们如何努力生活在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所有冲突中。即:警觉的自我和超我是如何允许和不允许表达本我的需要。(《自我和防御机制》,1926)。防御机制被认为就像一种终生的对感知到的危险做出反应的习惯性方式。


        防御措施伪造、否定或歪曲现实,以避免被视为危险的情况。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抹杀意识,以确保焦虑不会突破闯入意识。防御是一种自我的功能。请注意,自我的大部分是无意识的,防御也是其中一部分,而不是心理活动的背景,也就是说,它们也是无意识的。


      防御常常被比喻为一种 "心理皮肤“,它使我们能够管理作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的心理打击,它们的功能之一确实是为了维持心理平衡。就像我们不能没有身体皮肤而存在一样,我们也不能没有心理上的皮肤。虽然我们都需要防御,但防御的使用可能过于僵硬,或在很多时候过于专一。这种习惯性的防御会硬化成赖希(1928)所说的的 "性格盔甲"。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会阻止我们意识到麻烦,因此会阻止我们发展内部和外部现实的关系。


     因此,在临床上,这绝不能视为一个问题,因为我们都会使用防御措施,但问题是这些防御措施是否在人格的整体结构中被灵活地使用。



图片



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

02

       

        克莱因主义者认为,孩子生来就有一些自我,因此,他们认为,原始防御 “从出生就存在”。原始防御通常涉及自我和外部世界或他人之间的界限。它们反映了对自我以外世界的分离性和稳定性的特点缺乏欣赏或容忍。

        原始的防御具有偏执-分裂位的特点。根据克莱因的观点:婴儿的心智在出生早期,为了保护他免受自己敌意的攻击,会变得支离破碎并向外投射到这个世界。否认、全能控制、理想化、投射和分裂,通过解离或主动分离来保护自我,不受与重要他人冲突的矛盾体验影响。


防御的种类:

一. 原始的防御

否认:抹去感知,而非抹去记忆。

分裂:旨在将两个通常是对立的感情/思想分开,这可能会混淆或歪曲对自我或他人的感知,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外部和内部现实的认识。

解离:将一个原始而真实的感受放置在分离的语境中,从而使它能够被自我否定。

投射:将自己的某些方面或某种感觉归于另一个人。

内射:将另一个人的某个方面归于自己的过程。

投射性认同:将心理状态归因于另一个人,并好像因为与另一个人的某种关系导致了自己的这种状态。这种动态的互动力量可以导致接受者以与投射者一致的方式行事。投射涉及到客体或自我的分裂。这种分裂可以是连贯的(例如,好与坏)或碎片化。

全能:无限权力的幻觉,没有意识到其他人有自主权。

理想化:确信能依恋的另一个人是全能的、仁慈的。

躁狂防御:一组以否认抑郁,焦虑和内疚为目的的防御。用否认,蔑视,全能化来强迫性地试图消除来自幻想的攻击。


二. 神经症性的防御

压抑:一种无意识的有目的的遗忘。通过对于记忆的防御性使用,我们可以把某些感觉或思想完全排除在意识之外。

置换:用一个对象/人代替另一个对象/人的过程。

反向形成:将一个令人不安的想法、感觉或思想转变为其反面。

撤销:使用指定的行动或想法来中和说过或做过的事情。

反转:将自己的位置从主体转到客体,反之亦然。

隔离:切断感觉和认知之间的联系。

理智化:以一种与情感无关的方式谈论感觉或想法。(一种隔离的高阶版本)。

躯体化:将心理冲突转化为身体的症状。

行动化:将令人不安的感觉付诸行动中,以避免去思考它。

合理化:将不可接受的东西变成可接受的东西。

升华:将被禁止的冲动引向一个典型的社会可接受的目的。(原来的冲动消失了,因为它的能量被撤回,以利于转换成其它的替代品)。只有在它经历了转换之后,我们才会承认令人不安的感觉或想法。

Vaillant (1971)建议,防御机制可以改变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想法或感觉的感知。我们有许多策略可供自己使用,使我们能够免于干扰性的想法或感受。


BPA Introductory Lecture - Anxiety - March 2022     delivered by Ju Tomaz-Merrills


(本文经Ju老师同意翻译连载,全文完。如有同行需要英文稿,可以在公众号后台留下你的邮箱,我会统一时间发送。)

图片
图片